2015年12月25日 星期五

7宮,鏡像

1宮和7宮是最難以分離詮釋的宮位。暫擱置1宮,單看7宮,就如同討論精神分析中,鏡像的作用。1宮代表自我主體,對宮7宮是它者(客體)。

我們常說形塑自我形象,形成自我認同,但這個自我形象,真是自己形塑的,還是他人形塑的?

當你出門,對著鏡子整理衣著,鏡子的作用其實就像他人的目光。鏡中形象,其實就是自己有意識主動想呈現,希望留給他人的印象,或潛意識面不自覺呈現的。

這個鏡中形象的形塑者其實有數層:
自己主觀上有意識想呈現的,知道他人會有什麼看法而調整的。
無意識面,不自覺地做出的,就像有人常不自覺地老是買同種款式,同種色系的衣物。

1宮,是自我主體性(求生本能)。7宮,就是這面鏡子,這個鏡中形象。
7宮有行星落入,與其說擅長對談溝通,交際,在意別人看法,不如説,7宮有行星的人,對這個「鏡中形象」的形塑,和其形塑過程中的「目光凝視作用」,有著相當的敏感性和敏銳度。

1宮強勢的人對自己和他人的「目光凝視作用」感知較低。7宮有行星的人,對此的感知和注意力,則比其它人高。人際互動中,別人不自覺的部分,他們就是會「隱約察覺或感覺得到」,所落行星若是月或金星,這種特質就更明顯。(行星力量如果落陷,不以此論)

這份敏鋭特質,能感覺到人際關係表層下的暗流伏潮,若發展得好,自然有利人際溝通協商,也就是所謂的,有社交手腕。

鏡中的形象,是他人的目光,也是自己的凝視。7宮有行星的人,在這雙重凝視下,感知其間差異,自我防護的本能,發展出有著如變色龍般的「模擬」能力。藉由模擬,進而成為。這樣模擬的能力,能讓人「從他人身上」汲取養份,不斷成長學習(水星/木星)。如何學習汲取他人的經驗,涵納內化為讓自己成長的養分,是7宮突出者可以思考的。

7宮對「差異」的感知力和關注,若從另一角度切入,延伸探討,就是7宮的另一個象徵意義,justice,公平正義。(土星/金星落陽性星座傾向這方面)。7宮強勢者,未必都會對justice這個抽象的議題感興趣,也未必就會要求或捍衛公平正義,平實而論,是對「差異」和「平衡差異」特別有感。


7宮有行星者,常被認為容易迎合他人,缺乏自我。但其實,7宮場域明顯的人,並非真的缺乏自我。

自我凝視,他者凝視,尤其是權力它者的凝視,7宮有多個行星者,對此總是特別敏銳和關注,再加上平衡差異和模擬的能力,因此會在感受到他人或團體,未說出口的期盼或氛圍時,去調整自己。

一個人多少有過,看著鏡中的自己,卻覺得「鏡中形象」是他人,尤其是,為了某些場合盛裝打扮時,最容易感受到對鏡中形象的異化疏離感。這個令人感到疏離的「鏡中形象」,是我顧及他人目光,做出調整後的形象,也就是一個人自我的內在客體性。

7宮是自己內在那面鏡子,是自我的客體性,和1宮,內在的主體性,2者都包含在自我的概念中。主體性強的的人,比較不會去顧及到這些「社會觀感」或「他人期望」,客體性強的則會。相較於自我本位或自我中心的1宮,7宮可說是相當社會化的宮位。

1宮生存的本能,7宮社會化的人格,180度軸線的對宮。主體,客體間的拉扯,差異同化的平衡,則成了7宮永遠的課題。


7宮是鏡像,是個人定位中的重要它者,是自我和它者的凝視。凝視,是文學文化,藝術電影等領域,常會探討的主題。凝視,牽動著主體和客體間的互動和定位關係。這個主體和客體,可以放大到個人對制度,階級對階級,也可以縮小到,單一個人身份的認同和界定,個人自己本身的主體性和客體性。

曾對精神分析深感興趣,走過的路仍留有痕跡,以自己所知,用自己的話,詮釋7宮。

2015. 2016. 姈